|
案例精选 | 外用和口服药物治疗玫瑰痤疮危害大,如何高效治疗?![]() 目前多种治疗手段运用于玫瑰痤疮的治疗,如甲硝唑、壬二酸的外用,维甲酸类、四环素类药物的口服及激光的运用。 但是每种治疗方式都存在一定差异,并且长时间外用和口服药物患者都很难坚持,甚至会有一些副作用产生,如长时间外用或口服抗生素会导致耐药,长时间使用维甲酸和壬二酸局部皮肤会产生明显的灼热感和干燥不适,而口服维甲酸类药物部分患者会有备孕的担忧,长期口服会导致严重的骨质疏松等。 那么,针对不同类型的玫瑰痤疮要如何高效治疗,怎么选择治疗方式更合适?下面3个典型案例的治疗方式可供大家参考。 案例1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患者病史:频繁出现的严重面部潮红,重度持久性面部红斑,多数毛细血管显著扩张,皮肤伴有水肿、刺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水光注射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治疗前照VISIA,清洁面部皮肤。先行IPL治疗,使用570~950nm治疗手具,能量密度为8~10 J/cm²,脉宽15ms,治疗1遍,光斑重叠10%,终点反应以皮肤微红即可;30 min后面部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0 min,常规面部消毒,水光注射深度0.8~1.0mm,每次治疗面积重叠50%,无需重复。1个月后重复如上治疗,连续3次。 注意事项:术后保持基础护肤,做好补水保湿、日常防晒。如水光注射皮肤反应为局部皮肤发红、轻度肿胀、皮下少许针尖大小瘀点,术后补水修复可在1周内缓解。 案例2 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 患者病史:患者脸部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结节,鼻部、面颊部毛孔粗大,诊断为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 治疗方法:伊维菌素乳膏联合窄谱脉冲激光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 采用伊维菌素乳膏外用治疗,取适量涂抹患处,1次/天,与此同时患者应避免面部在日光下暴晒,6周为一个疗程。 同时在治疗开始、3周、6周采取强脉冲光治疗。对于小、浅表的血管采用515~590nm波长,能量8~12J/m²,脉宽10~15ms;对于深、真皮血管采用590~1000nm波长脉,能量14~19J/cm²,脉宽3.0~4.5ms。治疗前,首先对患处进行清洁,并在患处涂抹伊维菌素乳膏,用塑料薄膜覆盖30min后去除药膏,再进行强脉冲光治疗,6周1个疗程,在红斑期不麻醉。 注意事项:术后采取胶原蛋白膜并结合冰敷,每晚1次,25分钟/次,2天内禁用化妆品,2周内尽量采用纯净水洗脸。 案例3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患者病史:该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因前期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红斑持续长时间不缓解而停止治疗,而使用该方案治疗。 治疗方法: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每次治疗前清洁面部皮肤,佩戴防护眼罩,用压舌板在治疗区域涂抹无菌无色凝胶。采用M22王者之冠治疗,根据患者皮肤情况及个体治疗反应设置适宜的参数,主要采用560 nm、590 nm滤光片,选择3脉冲,脉宽5~6 ms,脉冲间隔 30~50 ms,能量密度15~18 J/cm2,光斑大小为 15 mm×35 mm,以皮肤微红、患者自觉轻微刺痛、血管呈紫红色或消失、轻刮血管无血液流动为治疗终点,进行整个面部的治疗。每4 周治疗1 次,5 次为 1 个疗程。 注意事项:治疗后即刻用薇诺娜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冷敷15~20min,整个治疗过程嘱患者严格做好防晒保湿。 总结: 治疗玫瑰痤疮的方法和手段多样,但需要长期外用或口服药物,患者担心副作用并且难以坚持,因此,其他物理治疗在临床上大量运用,其中强脉冲光针对不同类型玫瑰痤疮在临床运用最为广泛,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其光调作用来调节炎性皮肤的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水平,通过胶原重塑来改善胶原纤维紊乱和皮肤弹性减弱,改善红斑和血管的扩张,部分患者疗效确切。 通常临床强脉冲光会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疗效较单一治疗会明显提高(如以上案例),且不良反应相对轻微、安全性强,因此玫瑰痤疮的治疗可以根据患者情况类型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法,以便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